×
蒙自格早寨:乡村振兴描摹新蓝本
171
2022-12-15
分享

       蒙自市文澜街道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当前格早寨乡村振兴项目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绿色果蔬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一幅农业美、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唤醒土地资源,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业发展的载体,是民生之本,是乡村振兴的源泉,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为破解农村土地用地难问题,蒙自市文澜街道党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增收致富”为主题主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构建“党建+村合作社+平台公司”模式,做通、做活、做全村民的思想,聚焦格早寨土地流转目标任务,在农村土地流转难问题上再发力,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格早寨村土地流转20.698亩,惠及36户农户,在保护农业用地及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结合村庄实际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农副产品,如绿色有机果蔬、壮族特色咸菜、果树小盆栽等,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让土地流转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村民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张大妈是格早寨城市农场的一名环卫工人,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人们说道:“以前做环卫工作都要去城里,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生活方便多了。”

       和张大妈一样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巨大实惠的还有花园餐厅的小王,小王是格早寨村的小能手,之前夫妻俩在城里开了个小饭馆,生意红红火火,但由于家里小孩年纪小,整日往返于城中生活不便,便关停了小饭馆。恰巧格早寨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来家乡游玩的人与日俱增,小王便在村子里开起了花园餐厅,打造壮族特色菜,每日来往餐厅的人络绎不绝,在2022年州期间单“壮家土八碗”杀猪宴订单就突破50桌,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业致富。


乡村特色文旅,助推振兴发展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格早寨乡村振兴项目克服建设初期的难题,解决成长路上的烦恼,真正实现乡村的“美丽蝶变”。格早寨村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停车场、公厕、观景台、花园餐厅等,补齐人们出游路上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就餐难等短板,全面提升游客游玩品质。


       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乡村风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旅游有机结合。格早寨村距离市区5.8公里,与市政道路贲古路相连,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及交通条件,现代城市旅游业发展效果显著。

       以亲子种植为主题的格早寨城市农场,突出农场亲子特色,陪伴孩子一起走向田野,亲近自然,亲近泥土,弥补课堂所不能及的劳动教育;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与生活相呼应的“立体墙绘”,打造具有壮族特色的街巷空间,已成为蒙自新的网红景点;以壮家食品牌打造的“壮家土八碗”,集饮食与文化为一体,受到市民的强烈青睐......州庆期间格早寨游客突破12560人次,真正实现了从卖石榴到卖风景的巨大转变,已初步形成蒙自一个具有多元底蕴的田园观光之旅,让广大市民共享乡村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助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记忆室,让文化一脉相承

       修复乡村记忆,聚拢乡愁人脉,乡村记忆室的作用不可替代。格早寨村以弘扬壮族民族文化为主题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59平方米,集民族文化传播、休闲办公、党建活动、农产品直播带货为一体,以党建为引领,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中心,以现代科技为助力,让文化在乡土上熠熠生辉。

       格早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一代代格早寨人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用汗水和智慧绘就起一幅幅壮美的画卷。为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文澜街道精心组织人员负责乡村记忆室的修建工作,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收集格早寨村的素材,深入挖掘村史村情和民风民俗,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一座承载着乡愁的乡村记忆室落地建成。

       走进格早寨传习馆,陈旧的农耕器具,锈迹斑斑的马灯,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石墨盘,以及那些精美的壮族服饰......一件件老物件陈列其中,诉说着无声的历史,承载着村寨的历史与文化,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追忆,已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物件越来越少,现在年轻人很少见到,通过乡村记忆室的建立,年轻一代能更好了解村寨的历史,传承村寨优秀的传统文化”,格早寨党支部书记何书记如是说道。

       让乡村变得生机勃勃,让乡村更加美丽,坚持机制创新,村企共赢,格早寨乡村振兴初显成色,打造起乡村振兴格早寨样板。

Copyright © 2022 蒙自市煜成资产运行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滇ICP备2022006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