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29

12月28日下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蒙自红河会堂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422名,实际出席代表374名,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赵瑞君、应亥宗、李成武、庞俊、字振华、张文伟、董万春、姜仁斌、向从科、汤卫东、刁继清、马金荣、王建华、毛丽、毛晓鹏、邓伟雄、田黎明、毕贵宏、朱兵、刘红明、孙绪升、李卫、李元、李宏、李俊、李彪、李煜、冯挺、沈焕然、孔劲松、赵雄、张鹏程、李健、龙江、李丽、李明星。

 

  会议由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李成武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

 

  会议表决通过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办法》。

 

  在主席台就座的有:本次会议主席团成员,不是主席团成员的州人民政府领导,州监察委员会代理主任,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保留正厅长级、副厅长级待遇干部,其他厅级领导。

  (文章转载至《红河日报》)


2022-12-28

连日来,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铆足干劲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同心协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压紧压实责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要肩负起村级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的使命,一以贯之落实好常态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兜牢预防返贫底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驻伽师县克孜勒博依镇阿亚格乔拉克村第一书记麦芳说,我们借助预防返贫的动态监测平台,确保脱贫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走进贵州省开阳县宅吉乡,一栋栋风貌统一的房屋掩映在绿水青山间。这里曾有贫困群众2921150人,如今已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合这些年来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我们更加坚定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宅吉乡党委书记邱彦伟说,当地注重从返乡优秀青年、刚毕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入冬后,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上旧庄村大棚里,村民们身影忙碌,正打包装运红彤彤的草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乡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进一步依托特色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充满信心、干劲更足。”大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生龙说,当地将继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川水地区、浅山地区、高海拔地区分别发展果蔬产业、规模化露地蔬菜产业、冷凉蔬菜和食用菌产业,努力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地。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党委书记舒德明倍感振奋。眼下,店子镇正以博兴县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试点,积极推动“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打造特色西红柿品牌。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合作社与社会资本深度融合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的信心,不断提升本地西红柿产业市场竞争力。”舒德明说,接下来,镇里将大力培育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集品种培育、育苗、种植、销售、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

 

  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不少企业将探索绿色有机农业作为产业振兴的切入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了我们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的信心,我们计划从源头端入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云南中翼鼎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今年加大绿色有机种植的研发投入,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增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位于我国“黄金玉米带”的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大院里,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阳光照射下,金黄耀眼。这家每年种植3万亩土地的大型合作社,带动了周边3000多名社员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很受鼓舞。”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说,“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抓住了‘三农’工作的牛鼻子。未来,合作社将坚定不移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带领更多社员和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千里之外的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家店乡姚川村,副县长冯旭东和村民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讲话中提到‘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我们基层指明了乡村振兴的着力方向和发展目标。”冯旭东说,当地十年九旱,曾经每亩地一年只有几百元的收入,直到2016年开始因地制宜改种金银花,村民们才走上了致富路。

 

  说起下一步规划,冯旭东信心满满:“我们要继续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转自《人民日报》202212271版)


2022-12-27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蒙自市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踔厉奋发、锐意进取,谱写出了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社会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绿树环绕的蒙自南湖。佴斌摄

       聚焦转型聚力高质量发展 书写好“蒙自答卷”

       翻开十年的成绩单,蒙自经济发展“含金量”更足: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28.4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7.74亿元,增长319.28亿元,增长率为248.5%,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2年的13.7:37.8:48.5调整为2021年的8.9:45:46.1,实现了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局面。

       争先进位的亮眼数据,来源于“质”的蜕变。十年来,蒙自抢抓发展机遇,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发展,上百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稳步推进,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稳居全州第一,年均增长率达22.6%。农业发展趋稳,25万亩国家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引进佳沃等龙头企业发展蓝莓、石榴等种植项目,全市水果产量稳居全州第一,成功上榜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名单。引进上海鹏欣集团,打造百万百亿乡村振兴肉牛养殖现代畜牧产业园区。工业发展渐实,呈现基础夯实、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重点实施老寨风电、绿色新型建材基地等项目,椅子山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聚集效应不断凸显。三产发展激活潜力,米线小镇、尼苏小镇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实施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数字城市一卡通项目、城市大脑项目为智慧蒙自的建设储备力量。

图片来源于市融媒体中心图片库

       十年间,蒙自天堑变通途,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新基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交通网络建设由蓝图变现实,蒙自绕城高速、蒙屏高速建成通车,弥蒙高铁于今年12月16日正式通车运营,红河蒙自机场紧锣密鼓加快建设,红河综合交通枢纽稳步推进,“航空+高铁+公路“无缝衔接已不再是梦想。水利工程建设提速效益显著,蚂蚱冲、三岔河小(一)型水库竣工验收,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竣工通水,西北勒调水工程投入使用,东部水系连通项目有序推进,困扰蒙自二十余年的饮水安全问题彻底消除。蒙自市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涉及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仓储物流、学校建设的惠民基础设施建设并驾齐驱。4个贫困乡超6万人脱贫,937户3628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今日之蒙自,项目正落地开花,经济正蓬勃发展,迅速在滇南大地上崛起。

       聚焦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展现“蒙自胸怀” 激活“蒙自引擎”

       蒙自这十年,青山藏不住,红绿正芳华。十年来,蒙自与全国石榴主产区联合组建石榴产业发展联盟,与越南老街省缔结友好城市,互设特色商品展示区,红河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店开业。建立驻昆山、深圳对外劳务合作工作站。“国门大学“建设取得良好进展,校地合作取得实效。百年蒙自海关开关运行,蒙自重回开放前沿。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发展迅速,结构优化,支撑强劲。蒙自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园区建成面积、税收实现翻番,吸纳就业近3万人。红河综保区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9.1亿美元,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

花光灼灼照城池 佴斌摄

       25万亩国家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取得有机认证的水果产量近10万吨,水果产量居全州第一,成功上榜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名单,获全国“中国石榴城”荣誉称号,荣获“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称号。《芳华》《无问西东》热映引爆蒙自故事,文化旅游迎来崛起良机,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作用日益突出,椅子山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聚集效应不断凸显。依托5A、4A级物流龙头企业,以工矿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铁路物流迅速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慧蒙自”平台上线,首届蒙自数字经济专家论坛成功举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省委、州委赋予蒙自新的战略定位和重大使命,特别是州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337”工作思路,为蒙自发展指明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蒙自作为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红河州府所在地,必将扛起作为州府的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蒙自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好‘党建领航、产业富民、城乡融合、环境赋能、治理提效’的路子,主动担当作为,在红河州高质量发展中做出蒙自贡献,充分发挥作为州府的中心引领作用。

      (文章转载自《今日蒙自》)

2022-12-26

       海关监管代码9810是“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简称,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12月23日,红河州首单9810货物从河口口岸出口至海外仓。


       当日13时,通过跨境电商陌贝独立站下单的货物顺利进入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在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按照9810申报后,完成核验、报送报关信息、出口清关等手续后,即可运抵设置在越南的海外仓,经过海外仓分包,及时送达境外物流公司和消费者手中。货主陌贝(云南)跨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该批次货物主要以儿童玩具为主,共271件,重约6.5吨。


       据了解,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的本质是跨境电商B2C零售出口的升级演变,通过海外仓的前置备货,使商品更快送达海外消费者手中(也就是B2B2C海外仓出口模式),其目的是更高效地服务海外跨境电商消费者,提升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整体运行效率。特别在疫情影响还未消除,各国企业迫切希望发展的当下,海外仓对外贸企业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陌贝(云南)跨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达金说:“我们现在就是前置,把货物出口到海外仓,通过海外仓完成商品出口的产业的转型,我们在红河州内的相关的产品、特色的产业,都希望以9810的方式出口到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物流的链条相对较长,主要环节包括国内物流、国内海关、国外海关、国外物流等,即便在空港运输形式下,通常也需要15天左右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还要面临着破损率高、旺季拥堵等风险。B2B2C海外仓出口模式下,将整批量的货物出口到海外仓,通过境外分销渠道,从海外仓直接发货送达到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提高清关效率,缩短配货时间,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今后,河口“区县”将持续推动全州优质产品通过9810方式出口到越南,促进州、县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红河州首单9810货物从河口口岸出口海外仓,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州与越南老街省积极贯彻落实2022年两国签署《中越联合声明》的具体体现。跨境电商贸易成功开通,为“区县”进一步探索进出口贸易提供一站式服务,对进一步搭建跨境电商产业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为聚焦数字与贸易新发展,聚力数字经济新未来开启新纪元。

      (文章转载自《红河网》)

2022-12-23

会议现场

 

       本网讯 12月21日,州委书记赵瑞君主持召开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务实高效抓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州,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人才工作的高质高效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赵瑞君主持会议并讲话

 

       赵瑞君充分肯定了2022年人才工作。他说,一年来,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搭建人才载体平台,完善政策体系,畅通引才渠道,优化人才生态,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人才集聚效应更加突出,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赵瑞君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人才工作非常重要。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推动红河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为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刻把握做好红河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盯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在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上下大气力、真功夫,把人才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坚持目标导向、持续多重发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适时调整工作重点,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不断完善引才聚才机制,做优做强聚才平台,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大力营造爱才生态,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成效答好新时代人才答卷。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同配合,优化服务保障,强化激励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为高质量人才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听取了2022年州人才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红河奔腾”人才计划7个专项牵头单位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红河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中共红河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及红河州2023-2025年度州管专家人选。

       字振华、吕进出席会议,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文章转载自《红河网》)


2022-12-22

       12月19日,我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工程”启动。州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永刚出席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许斌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许斌强调,“同心工程”是中共中央统战部及各民主党派,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宗旨,齐心协力帮助解决边远山区、贫穷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民族民生等突出问题的一项伟大工程。我们将以“市级重点引领、乡镇协同推进”工作思路,通过搭建平台、创建机制、开展活动等措施,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部门共同参与、支持“同心工程”的积极性,重点打造我市统一战线“同心共富”期路白苗族乡“同心工程”示范点,为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乡村凝心聚力。

       仪式上,陈永刚和许斌共同为蒙自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工程”示范点揭牌。

       市政协副主席普永忠、尹艳以及各相关单位,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仪式。

      (文章转载自《今日蒙自》)


2022-12-21

原标题:

红河州招商推介会在蒙自举行

抢抓新机遇 共谋新发展

赵瑞君致辞 应亥宗主持 李成武庞俊出席

       

       高铁迎嘉宾,腾飞正当时。12月16日,红河州“抢抓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招商推介会在蒙自举行,来自省、州异地商会和州内知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共谋未来。

       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会议并致辞,州委副书记、州委组织部部长应亥宗主持。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武,州政协主席庞俊出席。

会议现场

 

       赵瑞君代表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和全州各族人民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始终坚持走“两型三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具备了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弥蒙高铁顺利通车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建成,为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赵瑞君致辞

 

       “投资红河,就是投资未来。”赵瑞君表示,当前,全州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六个大抓”,大力推行“链长制”,全力打造3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产业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河实践。当下的红河,商机无限,前景可期。红河州始终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聚焦公开透明可预期、审批流程优化、公正文明执法和诚信守约,打造公正的竞争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和重商亲商安商、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红河效率、红河服务、红河诚信。诚邀各位企业家朋友更加关注红河,把更多的资源带到红河,实现政企互利共赢、携手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


       会议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红河州13县市、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分别与台湾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普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沃盈智慧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签订协议。据悉,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共24个,涉及乡村振兴、智慧城市建设、光伏新能源发电项目、低碳绿色建材产业、电子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总金额达113.6亿元。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吴世雄,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和部分重点产业链专班负责同志作招商推介,部分商会代表作发言。州领导晋洪江、李满参加。

       17日,与会嘉宾将深入蒙自、河口、弥勒、泸西等县市进行考察。

      (文章转载自《红河网》)


2022-12-20

       1910年,滇越铁路上清脆的汽笛声唤醒了沉睡的红河大地。这条连接着高原和大海的钢铁巨龙,带来了西方的工业文明,也拉开了红河州铁路沿线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序幕。

       2022年,弥蒙高铁建成通车,这是我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内的首条城际高铁,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南端的一条高铁。呼啸而过的“和谐号”高速列车串联起历史和未来,给沿线地区和人民带来新的希望。

       从高空俯瞰,一条条铁轨的演变,见证着祖国边疆的与日俱进,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作为滇越米轨铁路、个碧石寸轨铁路、玉河普速铁路和弥蒙高铁的交会点,蒙自市也成为了全国仅有的寸轨、米轨、普速、高速4种铁路并存的城市。

这些斑斓的铁路印记,见证着一个多世纪以来,红河人民“走出去”的时代梦想,以及从萌芽、觉醒到崛起的三步跨越。

高铁穿行田野 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萌芽  现代文明沿着铁路在此延伸

       112年前,滇越铁路穿过中越两国的崇山峻岭,给红土高原上亟待睁眼看世界的人们打开了一个窗口,也让异域风情沿途盛放,与中华文明交融共生,催生出红河地区的现代文明萌芽。

       1910年10月,云南唯一的“经济特元”袁嘉谷先生从浙江走海道转滇越铁路返乡,之前跋山涉水数月的旅程,不到半月就走完。他赋诗一首:“山川依旧物已非,云岭横贯大动脉;二月行程一旬度,万里雄关亟相随。”并以卓越的眼光指出,“我不能说云南的振兴由此路始,但今后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却与滇越铁路通车密切相关。”

滇越铁路标志性工程——人字桥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铁轨的震颤中,红河一夜之间从封闭的边疆变成了时尚的前沿,一个日夜与世界发生着联系的开放地区。沿途的开远、蒙自、个旧、河口等地工商业繁盛兴起,城市规模急速扩张。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外国银行等在蒙自诞生,个旧逐渐发展成为“锡都”工业重镇、开远成为云南现代工业文明前沿阵地……通过一条铁路,红河最早体验和享受到了“开放”与“敢为天下先”所带来的实惠。

图片巡护人字桥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的一生都在守护铁路,也在守护滇越铁路的历史。这段厚重的历史,我会尽力去收藏,给后人留下尽可能多的文物和实物。”在开远铁路战线上,工作了数十年的铁路警察黄庆收藏了大量有关滇越铁路的珍贵文物和照片。在黄庆看来,滇越铁路是我国铁路发展史的缩影,书写着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和生生不息。“滇越铁路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包含着胜利与失败、悲哀与喜悦,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黄庆感叹,自己收藏的是老物件,铭记的却是一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

芷村车站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觉醒  跨越百年时空梦想在此交接

       如果说,滇越铁路开启了红河近现代工业化进程,那么个碧石铁路就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见证。

       透过滇越铁路,法国的经济掠夺和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双重影响着红河人民看待世界的目光。为抵制法国的进一步渗透,也为了促进锡矿业的发展,红河的乡绅们决定以轨距600毫米的寸轨为标准,并以入股的方式进行社会融资,于1915年开工,历时二十余年修筑了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民营铁路,也是中国唯一的寸轨铁路——个碧石铁路。建成通车后,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在蒙自碧色寨火车站连接,构建起米轨和寸轨混合的铁路网,成为当时红河铁路运输的主力。

 

个碧石铁路 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的铁路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2013年与2014年,玉蒙铁路、蒙河铁路分别开通运营,红河州正式介入全国铁路网。曾经西南最早接通铁路的地区,终于在百年之后迎来了轨距为1435毫米的准轨铁路。2019年,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驶入红河州。与滇越铁路不同的是,这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完全执行中国标准,服务中国老百姓的“复兴之路”。

行进中的“绿巨人” 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在工作了23年的轨道车司机毛启红眼中,轨距的变化,不仅仅是铁路设施的跃升和铁路网络的完善,背后也折射出中国从贫穷积弱走向独立富强的沧桑巨变。“铁路的发展速度远超我的想象,从最开始的米轨GC—210、准轨GC—270、GCY—300,到现在的GCD—450,咱们国产的轨道车不断升级迭代,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快捷高效。”毛启红感慨,如今的红河,准轨与米轨交融汇聚,一点一线经纬布网,将红河从中国路网的“边陲末梢”推向联通内外的“区域枢纽”,不断满足着区域发展的需要和民众出行的需求。

图片最早期的碧色寨车站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跨越百年时空,三条不同时代的轨道在红河交汇,完成了梦想的交接。

 

图片弥蒙高铁、玉河铁路、滇越铁路在蒙自境内交汇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崛起  “梦想红河”飞驰向前

       2022年12月16日,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弥蒙高铁正式通车,连接起滇中、滇东南两大城市群经济圈,成为云南省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上的关键一环。红河州内蒙自、开远、弥勒将实现半小时高铁经济圈,昆明至蒙自2小时内即可通达。

 

弥蒙高铁开行 黄健 摄

 

       从时速25公里的米轨小火车,到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再到时速250公里的“和谐号”,飞驰的列车,带来了希望,拉近了梦想,让红河“奔腾”起来。

       “高铁开通了,我们竹园的红糖肯定能越走越远,越卖越旺。”在弥勒市竹园镇矣果村村民李美琼眼中,高铁驶向红河两岸,带旺旅游、通畅物流,富民兴边有了更坚强保障。

 

弥蒙高铁红河站 胡艳辉 摄

 

       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车务段红河线路管理站党总支书记何俊眼中,弥蒙高铁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生动缩影。“我的职业生涯和红河的铁路发展轨迹一样,一步一步在前进。”何俊说,从最初深山里的米轨铁路小站,到城市边缘的准轨铁路站点,再到如今高速铁路的红河站,三次“搬家”的经历,见证的是背靠强大祖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迁。“道路越走越宽,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铁路建设者 图片由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铁路的助力下,十年间,蒙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等开放平台相继加入红河发展“合唱团”。如今,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搭上高铁“快车道”的红河再次站在时代“桥头”,为国际物资入滇、本土物资出省、出国奏响运输的时代强音。

 

和谐号列车驶进站台 胡艳辉 摄

 

       在红河这片土地上,铿锵的车轮声,仿佛是另一条不知疲倦的河流奔腾向前。它滋养着一个又一个村镇,连接着一座又一座城市,让祖国边疆在飞驰的律动中奔向远方,续写“梦想红河”新的辉煌。

      (文章转载自《云南红河发布》)


Copyright © 2022 蒙自市煜成资产运行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滇ICP备2022006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