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21

原标题:

红河州招商推介会在蒙自举行

抢抓新机遇 共谋新发展

赵瑞君致辞 应亥宗主持 李成武庞俊出席

       

       高铁迎嘉宾,腾飞正当时。12月16日,红河州“抢抓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招商推介会在蒙自举行,来自省、州异地商会和州内知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共谋未来。

       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会议并致辞,州委副书记、州委组织部部长应亥宗主持。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武,州政协主席庞俊出席。

会议现场

 

       赵瑞君代表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和全州各族人民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始终坚持走“两型三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具备了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弥蒙高铁顺利通车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建成,为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赵瑞君致辞

 

       “投资红河,就是投资未来。”赵瑞君表示,当前,全州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六个大抓”,大力推行“链长制”,全力打造3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产业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河实践。当下的红河,商机无限,前景可期。红河州始终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聚焦公开透明可预期、审批流程优化、公正文明执法和诚信守约,打造公正的竞争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和重商亲商安商、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红河效率、红河服务、红河诚信。诚邀各位企业家朋友更加关注红河,把更多的资源带到红河,实现政企互利共赢、携手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


       会议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红河州13县市、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分别与台湾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普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沃盈智慧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签订协议。据悉,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共24个,涉及乡村振兴、智慧城市建设、光伏新能源发电项目、低碳绿色建材产业、电子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总金额达113.6亿元。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吴世雄,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和部分重点产业链专班负责同志作招商推介,部分商会代表作发言。州领导晋洪江、李满参加。

       17日,与会嘉宾将深入蒙自、河口、弥勒、泸西等县市进行考察。

      (文章转载自《红河网》)


2022-12-20

       1910年,滇越铁路上清脆的汽笛声唤醒了沉睡的红河大地。这条连接着高原和大海的钢铁巨龙,带来了西方的工业文明,也拉开了红河州铁路沿线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序幕。

       2022年,弥蒙高铁建成通车,这是我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内的首条城际高铁,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南端的一条高铁。呼啸而过的“和谐号”高速列车串联起历史和未来,给沿线地区和人民带来新的希望。

       从高空俯瞰,一条条铁轨的演变,见证着祖国边疆的与日俱进,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作为滇越米轨铁路、个碧石寸轨铁路、玉河普速铁路和弥蒙高铁的交会点,蒙自市也成为了全国仅有的寸轨、米轨、普速、高速4种铁路并存的城市。

这些斑斓的铁路印记,见证着一个多世纪以来,红河人民“走出去”的时代梦想,以及从萌芽、觉醒到崛起的三步跨越。

高铁穿行田野 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萌芽  现代文明沿着铁路在此延伸

       112年前,滇越铁路穿过中越两国的崇山峻岭,给红土高原上亟待睁眼看世界的人们打开了一个窗口,也让异域风情沿途盛放,与中华文明交融共生,催生出红河地区的现代文明萌芽。

       1910年10月,云南唯一的“经济特元”袁嘉谷先生从浙江走海道转滇越铁路返乡,之前跋山涉水数月的旅程,不到半月就走完。他赋诗一首:“山川依旧物已非,云岭横贯大动脉;二月行程一旬度,万里雄关亟相随。”并以卓越的眼光指出,“我不能说云南的振兴由此路始,但今后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却与滇越铁路通车密切相关。”

滇越铁路标志性工程——人字桥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铁轨的震颤中,红河一夜之间从封闭的边疆变成了时尚的前沿,一个日夜与世界发生着联系的开放地区。沿途的开远、蒙自、个旧、河口等地工商业繁盛兴起,城市规模急速扩张。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外国银行等在蒙自诞生,个旧逐渐发展成为“锡都”工业重镇、开远成为云南现代工业文明前沿阵地……通过一条铁路,红河最早体验和享受到了“开放”与“敢为天下先”所带来的实惠。

图片巡护人字桥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的一生都在守护铁路,也在守护滇越铁路的历史。这段厚重的历史,我会尽力去收藏,给后人留下尽可能多的文物和实物。”在开远铁路战线上,工作了数十年的铁路警察黄庆收藏了大量有关滇越铁路的珍贵文物和照片。在黄庆看来,滇越铁路是我国铁路发展史的缩影,书写着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和生生不息。“滇越铁路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包含着胜利与失败、悲哀与喜悦,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黄庆感叹,自己收藏的是老物件,铭记的却是一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

芷村车站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觉醒  跨越百年时空梦想在此交接

       如果说,滇越铁路开启了红河近现代工业化进程,那么个碧石铁路就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见证。

       透过滇越铁路,法国的经济掠夺和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双重影响着红河人民看待世界的目光。为抵制法国的进一步渗透,也为了促进锡矿业的发展,红河的乡绅们决定以轨距600毫米的寸轨为标准,并以入股的方式进行社会融资,于1915年开工,历时二十余年修筑了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民营铁路,也是中国唯一的寸轨铁路——个碧石铁路。建成通车后,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在蒙自碧色寨火车站连接,构建起米轨和寸轨混合的铁路网,成为当时红河铁路运输的主力。

 

个碧石铁路 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的铁路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2013年与2014年,玉蒙铁路、蒙河铁路分别开通运营,红河州正式介入全国铁路网。曾经西南最早接通铁路的地区,终于在百年之后迎来了轨距为1435毫米的准轨铁路。2019年,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驶入红河州。与滇越铁路不同的是,这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完全执行中国标准,服务中国老百姓的“复兴之路”。

行进中的“绿巨人” 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在工作了23年的轨道车司机毛启红眼中,轨距的变化,不仅仅是铁路设施的跃升和铁路网络的完善,背后也折射出中国从贫穷积弱走向独立富强的沧桑巨变。“铁路的发展速度远超我的想象,从最开始的米轨GC—210、准轨GC—270、GCY—300,到现在的GCD—450,咱们国产的轨道车不断升级迭代,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快捷高效。”毛启红感慨,如今的红河,准轨与米轨交融汇聚,一点一线经纬布网,将红河从中国路网的“边陲末梢”推向联通内外的“区域枢纽”,不断满足着区域发展的需要和民众出行的需求。

图片最早期的碧色寨车站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跨越百年时空,三条不同时代的轨道在红河交汇,完成了梦想的交接。

 

图片弥蒙高铁、玉河铁路、滇越铁路在蒙自境内交汇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崛起  “梦想红河”飞驰向前

       2022年12月16日,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弥蒙高铁正式通车,连接起滇中、滇东南两大城市群经济圈,成为云南省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上的关键一环。红河州内蒙自、开远、弥勒将实现半小时高铁经济圈,昆明至蒙自2小时内即可通达。

 

弥蒙高铁开行 黄健 摄

 

       从时速25公里的米轨小火车,到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再到时速250公里的“和谐号”,飞驰的列车,带来了希望,拉近了梦想,让红河“奔腾”起来。

       “高铁开通了,我们竹园的红糖肯定能越走越远,越卖越旺。”在弥勒市竹园镇矣果村村民李美琼眼中,高铁驶向红河两岸,带旺旅游、通畅物流,富民兴边有了更坚强保障。

 

弥蒙高铁红河站 胡艳辉 摄

 

       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车务段红河线路管理站党总支书记何俊眼中,弥蒙高铁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生动缩影。“我的职业生涯和红河的铁路发展轨迹一样,一步一步在前进。”何俊说,从最初深山里的米轨铁路小站,到城市边缘的准轨铁路站点,再到如今高速铁路的红河站,三次“搬家”的经历,见证的是背靠强大祖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迁。“道路越走越宽,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铁路建设者 图片由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铁路的助力下,十年间,蒙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等开放平台相继加入红河发展“合唱团”。如今,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搭上高铁“快车道”的红河再次站在时代“桥头”,为国际物资入滇、本土物资出省、出国奏响运输的时代强音。

 

和谐号列车驶进站台 胡艳辉 摄

 

       在红河这片土地上,铿锵的车轮声,仿佛是另一条不知疲倦的河流奔腾向前。它滋养着一个又一个村镇,连接着一座又一座城市,让祖国边疆在飞驰的律动中奔向远方,续写“梦想红河”新的辉煌。

      (文章转载自《云南红河发布》)


2022-12-16

       12月12日,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昆明召开,我市设分会场参加。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压倒性位置,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共同富裕路上不掉队,生活更上一层楼。省委书记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梅,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波,市委副书记李兴权在蒙自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一件大事,党的二十大专门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工作部署,把一切为了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和鲜明工作导向,总结成绩经验,查找问题短板,防范化解风险,进一步抓实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

       会议强调,要大抓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培养一批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要加快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经营、分享收益、实现增收。要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鼓励各方面人才、技术下乡发展。要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两手抓”,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技能,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美丽家园。要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解决好“人地分离”问题,强化社区管理。要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要抓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打造一批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法三化”,带着大家干、领着大家干、教大家干。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迎接国家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

       会上,省乡村振兴局及省级相关部门汇报有关工作情况,澜沧县、会泽县、镇雄县、凤庆县、腾冲市清水镇、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作经验交流。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万兵,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穆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骏,市政协副主席尹艳,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蒙自分会场参加会议。

      (文章转载自《今日蒙自》)


2022-12-15

       蒙自市文澜街道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当前格早寨乡村振兴项目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绿色果蔬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一幅农业美、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唤醒土地资源,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业发展的载体,是民生之本,是乡村振兴的源泉,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为破解农村土地用地难问题,蒙自市文澜街道党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增收致富”为主题主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构建“党建+村合作社+平台公司”模式,做通、做活、做全村民的思想,聚焦格早寨土地流转目标任务,在农村土地流转难问题上再发力,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格早寨村土地流转20.698亩,惠及36户农户,在保护农业用地及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结合村庄实际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农副产品,如绿色有机果蔬、壮族特色咸菜、果树小盆栽等,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让土地流转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村民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张大妈是格早寨城市农场的一名环卫工人,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人们说道:“以前做环卫工作都要去城里,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生活方便多了。”

       和张大妈一样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巨大实惠的还有花园餐厅的小王,小王是格早寨村的小能手,之前夫妻俩在城里开了个小饭馆,生意红红火火,但由于家里小孩年纪小,整日往返于城中生活不便,便关停了小饭馆。恰巧格早寨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来家乡游玩的人与日俱增,小王便在村子里开起了花园餐厅,打造壮族特色菜,每日来往餐厅的人络绎不绝,在2022年州期间单“壮家土八碗”杀猪宴订单就突破50桌,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业致富。


乡村特色文旅,助推振兴发展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格早寨乡村振兴项目克服建设初期的难题,解决成长路上的烦恼,真正实现乡村的“美丽蝶变”。格早寨村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停车场、公厕、观景台、花园餐厅等,补齐人们出游路上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就餐难等短板,全面提升游客游玩品质。


       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乡村风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旅游有机结合。格早寨村距离市区5.8公里,与市政道路贲古路相连,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及交通条件,现代城市旅游业发展效果显著。

       以亲子种植为主题的格早寨城市农场,突出农场亲子特色,陪伴孩子一起走向田野,亲近自然,亲近泥土,弥补课堂所不能及的劳动教育;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与生活相呼应的“立体墙绘”,打造具有壮族特色的街巷空间,已成为蒙自新的网红景点;以壮家食品牌打造的“壮家土八碗”,集饮食与文化为一体,受到市民的强烈青睐......州庆期间格早寨游客突破12560人次,真正实现了从卖石榴到卖风景的巨大转变,已初步形成蒙自一个具有多元底蕴的田园观光之旅,让广大市民共享乡村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助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记忆室,让文化一脉相承

       修复乡村记忆,聚拢乡愁人脉,乡村记忆室的作用不可替代。格早寨村以弘扬壮族民族文化为主题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59平方米,集民族文化传播、休闲办公、党建活动、农产品直播带货为一体,以党建为引领,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中心,以现代科技为助力,让文化在乡土上熠熠生辉。

       格早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一代代格早寨人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用汗水和智慧绘就起一幅幅壮美的画卷。为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文澜街道精心组织人员负责乡村记忆室的修建工作,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收集格早寨村的素材,深入挖掘村史村情和民风民俗,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一座承载着乡愁的乡村记忆室落地建成。

       走进格早寨传习馆,陈旧的农耕器具,锈迹斑斑的马灯,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石墨盘,以及那些精美的壮族服饰......一件件老物件陈列其中,诉说着无声的历史,承载着村寨的历史与文化,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追忆,已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物件越来越少,现在年轻人很少见到,通过乡村记忆室的建立,年轻一代能更好了解村寨的历史,传承村寨优秀的传统文化”,格早寨党支部书记何书记如是说道。

       让乡村变得生机勃勃,让乡村更加美丽,坚持机制创新,村企共赢,格早寨乡村振兴初显成色,打造起乡村振兴格早寨样板。

2022-12-15

       12月14日,上海市徐汇区党政代表团到我州调研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并与我州在蒙自召开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深化沪滇协作、携手共赢发展。

       州委书记赵瑞君,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委组织部部长应亥宗主持。

会议现场

州委书记赵瑞君讲话

       赵瑞君代表州委、州政府对徐汇区党政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徐汇区各级领导干部及社会各界对红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及援滇干部的真情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今年以来,上海市及徐汇区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仍然不折不扣落实协作帮扶责任,让我们备受鼓舞。当前,红河州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337”工作思路,奋力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希望徐汇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与红河州在产业协作、开放发展等方面深挖合作结合点,推动沪滇协作取得更大成效。红河州诚邀徐汇区各企业到红河投资兴业,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接沟通、交流汇报,做好服务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讲话

       钟晓咏代表徐汇区委、区政府对红河州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祝贺,向红河对徐汇区发展的关注、对援滇干部的关心,以及今年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徐汇区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及沪滇两地领导明确提出的工作要求,与红河州进一步深化对口协作,保持资金援助、人才交流力度,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助力红河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红河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还举行了捐赠仪式。徐汇区、徐汇区城投集团、“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团队等单位、企业向我州对口帮扶地区进行资金捐赠。

       晋洪江、李国民,州级有关部门和石屏县、泸西县、元阳县、屏边县负责同志参加。

       15日至16日,徐汇区党政代表团一行还将深入各对口帮扶县进行实地调研。

      (文章来源《红河网》)

2022-12-13

       原标题:

       罗萍率队检查考核蒙自市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时强调

       坚持以考促建以考促改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29日,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率州委第二检查考核组到我市检查考核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她强调,要务实、高效、有序开展好检查考核工作,坚持以考促建、以考促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会议现场

       罗萍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蒙自市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配合开展好检查考核工作,以考核提升学习质效、强化责任落实、推动问题整改,确保检查考核取得实效。

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作动员讲话

       罗萍强调,要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忠诚履职尽责、敢于善于斗争,推动确保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要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罗萍要求,蒙自市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一届省委三次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冲刺状态赶进度、收好官、交好账。要统筹谋划下步工作,在“抓项目、扩投资、增动能”上精准发力,力促一产提质、推动二产破局、加速三产重构,推动蒙自实现新发展。

会议现场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梅主持汇报会,代表我市党政领导班子汇报了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并进行了个人述责述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波进行个人述责述廉。其他班子成员进行书面述责述廉;参会的市级有关部门干部职工代表按要求开展了民主测评。

      (文章转载自《今日蒙自》)


2022-12-13

       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是第9个公祭日。85年前,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中外,30万遇难同胞惨遭日军屠戮。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深切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哀悼,让我们共同缅怀无数为抗战而牺牲的先人与英烈。


       以国家的名义设立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要唤起我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更好守护和平与正义。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只有真正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才能尊重历史,才能不让历史重演。我们缅怀无数为抗战而牺牲的先人与英烈,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惟愿国家富强,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2022-12-12

       12月10日,红河州与广东东莞企业考察团在蒙自举行座谈,双方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叙友谊。

       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东莞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朱华泽出席,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主持。


       赵瑞君代表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及全州各族人民对广东东莞企业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红河州基本情况。他表示,红河州资源、交通、区位、生态等优势突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开放发展潜力巨大,处处蕴藏着无限商机。真诚欢迎各位企业家多到红河考察交流,找准合作共赢的契合点,进一步聚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纺织服装、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园区开发及运营等领域加强务实交流和开展投资,尽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红河州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整合优质资源,创造良好条件,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投资兴业、发展壮大。

       朱华泽表示,红河州营商环境良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潜力巨大的投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对未来的投资发展充满信心。

       企业家们介绍了各自企业优势、未来产业布局和投资合作意向。大家表示,将依托企业资本和市场优势,加强与红河州的沟通对接,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实现双方携手发展。

       会前,考察团一行深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就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商贸物流等进行实地考察。

       州领导吴世雄、许高红,州级有关部门、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及河口县负责同志等参加座谈。

      (文章转载自《红河日报》)

 


Copyright © 2022 蒙自市煜成资产运行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滇ICP备2022006604号